材料学院余灯广教授团队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0-05-20 浏览次数:475

最近,材料学院电流体动力学新材料制备团队的2018级本科学生常淑月在SCI一区期刊《材料与设计》(Materials  & Design)  上发表创新成果。该成果源于常淑月的创新想法,并在团队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在疫情期间投稿发表。常淑月同学是团队“学士导师”学生,在学习团队已发表的成果中认真思考,创新性提出一种“一鞘内含分裂双芯”的纳米结构,该结构如下图所示。由于类似于猪鼻子,所以该同学称其为“猪鼻子”纳米结构。该结构代表一种相伴而不相邻的空间关系,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如人体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该成果5月6日在线发表后,5月7日即被易丝帮网站转载报道。


在整体学习电流体动力学知识的基础上,常淑月同学提出猪鼻子纳米结构


2019年以来,该团队学生在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发表一系列SCI期刊一区、二区成果,申请多份中国发明专利,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国赛三等奖、市赛一等奖各1次,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三等奖1次、第六届上海市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这些成果也是团队负责人余灯广研究员主持《基于“三位一体”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育持续改进》教研项目的成果。

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育中,该项目提出“从离散到系统从整体组织到突破创新”的持续提升模式。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单个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材料表征分析,将单个实验的知识进行系统融合。经过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整体组织和培育,很多学生都具备初步的专业创新能力。过去三年,团队本科学生共开展过6次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2019年以来,多位同学毕业后到美国西北大学、香港科大、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等高校进一步深造。

疫情期间,团队师生紧密合作,努力做到防控和学业两不误,取得了可喜成绩。万熙同学作为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被人民日报报道。海涛同学作为第一作者在期刊《材料与设计》(Materials  & Design)发表的一区论文“Electrospun lipid-coated medicated nanocomposites  for an improved drug sustained-release profile, 162 (2019)  70-79”成为1%ESI高被引论文,目前在Web of Science上被引用47次,其核心内容如下图所示。


海涛同学制备的卵磷脂包裹聚合物用于药物缓释纳米结构


团队其他同学如朱铭杰、邵文怡、陆馨怡、罗敏艺、侯媛、方华玲、冯张宾、石昭容、祝天浩、张珂瑞、龚倾等都积极参与到青年老师杨垚瑶博士、王珂博士的日常科研中,参与到一系列期刊成果如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Pharmaceutics、Polym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的研究中。部分电流体动力学技术过程工程控制创新成果如下列图中所示。


朱铭杰同学参与的三级同轴电纺研究工作


 

张珂瑞、龚倾同学参与的药物纳米储库制备


石昭容、万熙同学参与的同轴电纺精细调控研究



祝天浩、罗敏艺等同学参与的单流体电纺纤维可控制备研究



侯媛、陆馨怡等同学参与的高压静电喷雾过程优化研究